包頭職業技術學院 黨建引領 校企協同 “雙師”驅動育優秀人才
發布時間:2022-06-02 信息來源: 《中國教育報》2022年6月2日07版
一所學校的興起與持久興旺的“秘訣”,就在于對初心與使命的認真踐行,對特色與水平的不斷淬煉。
包頭職業技術學院一以貫之的奮斗歷程充分印證了這一發展邏輯,學院車輛工程系始終把黨建引領作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事業發展的“方向引擎”,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使命。創新構筑“黨建+教育教學”模式,助力學生成長成才成功。車輛工程系榮獲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和包頭市創新先鋒號、包頭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包頭市五一勞動獎狀、包頭市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包頭作為西北經濟帶核心樞紐城市、以現代裝備制造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基地,坐擁豐富的教科產資源,這就使得學院在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黨建引領下,車輛工程系始終把教育教學放進區域發展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堅持與時代同頻、與地區同頻、與產業同頻,精準對接汽車產業人才需求,直面現階段人才培養短板,依托13個國家級別、19個自治區級教改項目和課題,歷經14年的創新實踐,構建了新時代校企“雙主體四階段十共同”校企命運共同體汽車小工匠人才培養內蒙模式,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高技能汽車人才,該成果獲得內蒙古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應局
直面問題 精心梳理
問題是教學改革的邏輯起點,學院直面現階段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脫節,教師教學能力不能滿足學生崗位培養崗位成才需求等問題,精心梳理問題清單,找準解決問題的支點和突破口,開啟新時代校企“雙主體四階段十共同”校企命運共同體汽車小工匠人才培養內蒙模式的探索之路。
破局
凝聚合力 精準施策
——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破解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問題。
針對內蒙古地區經濟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學校自2008年起,先后與北奔重汽、包頭市公交集團、三一重工、廣匯汽車、江蘇時代、奇瑞汽車鄂爾多斯分公司、陜汽重卡烏海分公司等企業開展企業冠名現代學徒制班、新型學徒制班,冠名訂單班雙主體培養,完善培養機制、實現校企課程互換、學校教師進企業鍛煉、企業講師入校授課等,形成和推廣政府部門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企業和職業院校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機制,校企共同研究和實踐“雙主體四階段十共同”校企命運共同體汽車小工匠人才培養內蒙模式。
學校和企業“雙主體”協同一體化育人,校企雙方簽訂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聯合培養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學院、企業和學生(學徒)簽訂三方協議,明確企業員工和學生的雙重身份,明確各方權益和學徒培養的具體崗位、教學內容、權益等。校企雙方共同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和崗位技能訓練,校內實現從初學者—高級初學者—汽車小工匠—內行職業人的發展,企業完成從內行職業人到熟練職業人的提升轉變。學校提供校內教學標準、理論課程標準和考核標準,企業提供培訓標準、職業標準、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和技能考核標準。此外,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雙師”互聘共用制度體系,形成“雙師”選拔、培養、聘用、考核與激勵機制。
校企雙方依據人才成長規律及企業工作崗位技術標準要求,實現由學生→學徒→汽車小工匠→正式員工“四階段”的角色轉換,逐階培育學生適應崗位。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體系、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共同編寫企業特色教材、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共同培養“雙師型”“雙導師”師資、共同實施教學運行、共同開展學生管理、共同實施考核評價、共同指導學生創新創業與就業,“十共同”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
——構筑校企深度融合命運共同體,實現三個對接,培養汽車小工匠,破解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脫節問題。
校企共建汽車產教聯盟、上汽大眾SCEP內蒙古培訓基地、博世汽車故障診斷中心、圣納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中汽數據汽車技術產業學院、自治區勞模創新工作室、汽車文化月、創新創業協會、創客空間、自媒體運營微信公眾號,包頭市博學駕校、包頭市了然汽車評估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以校企合作平臺為載體,通過“雙主體四階段十共同”的理論+實踐運行,確保專業布局與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的契合度,確保人才培養目標與從業能力要求的符合度,實現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對接,確保課程教學與行業產業發展的吻合度,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接,以此推動課堂教學革命。與北奔重汽集團有限公司等150多個企業建立了信息互通機制,培養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實現“平臺對接、資源共享、產學結合、共生發展”校企生三贏。
——校企共同打造“雙師型”混編教學團隊,驅動“三教”改革取得實效,破解教師教學能力不能滿足學生崗位培養崗位成才需求的問題。
在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上,實行剛性引進和加大兼職教師聘任力度,引進行業、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才或管理人才到學校,承擔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教學任務。建立導師庫,構建由“雙師型”教師、專家教授、小微企業家、大型企業骨干組成的寶塔型導師隊伍,形成涵蓋“雙師型”教師引進、認定、培養和管理的“四位一體”制度體系。充分利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安排現有專任教師到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實踐鍛煉。
校企共建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共同編寫教材和實習實訓指導書,創新并推廣現代學徒制七步工作法、線上線下教學“三階七節”教學法、“135”課程思政法、四合一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法、創新創業“1236”工作法。提質培優增值賦能,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一項項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體系,并產生共振疊加的實際效果,使得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煥發出勃勃生機。
解題
特色鮮明 成效顯著
隨著“雙主體四階段十共同”校企命運共同體汽車小工匠人才培養內蒙模式的不斷深入推進,學院車輛工程系在教學科研、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累累碩果。
教學科研方面,主持自治區級和全國機械行指委重點課題7項,院級以上教科研項目14項,校企合作專著4部,發表校企合作論文32篇,授權專利17項;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獲自治區質量協會和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QC質量管理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獲自治區科技部門創新方法獎4項。
專業建設方面,與信得惠、眾力工程機械、天津圣納等公司成立了汽車車身維修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現代學徒班。成為國家教育部門和全國機械行指委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從試點到全面推廣,與廣匯汽車、三一重工等世界500強企業合作,持續擴大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規?!,F如今,擁有國家教育部門學徒制和骨干專業各1個、自治區品牌專業3個和重點專業1個。
人才培養方面,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技術賽項三等獎和優秀獎各1項,自治區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國家、自治區、包頭市各級獎項10余項;涌現出團組織“勁牌陽光獎學金”獲得者,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技術能手獲得者等大批優秀畢業生。
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加強“雙師雙能”教師培養,依托合作企業資源,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煉。已有10名教師獲得“1+X”證書培訓師與考評員資質,4名教師獲得上汽大眾認證培訓師資質。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20部,其中由白樹全教授主編的《汽車應用材料(第二版)》獲“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在50多所院校連續使用8年。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教學名師1人、教壇新秀1人,自治區草原英才、青年創新人才獎獲得者、自治區技師高級技師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各1人,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5人、全區技術能手5人;獲得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院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0項。獲全國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自治區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獲全國高校(高職高專)微課教學比賽優秀獎1項、自治區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獲“首屆機械行業職業院校微課大賽”高職組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自治區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
教學改革方面,學校將教學能力比賽成果在專業群中加以推廣,基于真實崗位工作流程設計課前啟化、課中內化、課后轉化三階段,知、引、析、探、仿、練、拓七環節教學法,打造新型理實一體化智慧課堂。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有機統一,推進“三全育人”,打造“守初心、鑄匠魂、強技能”的德馨課堂;建設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4門,自治區在線開放課程3門,配備“互聯網+”一體化教材、智慧職教平臺、實景仿真軟件等助力打造智慧課堂和虛擬工廠,配套進行信息化教室改造。全面推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借助智慧職教平臺,精準獲取學生知識儲備、技能基礎、學習特點等數據,開展學情精準分析,教學全過程數據實時采集。實現教學過程全程可視、學習效果全程可評、分層教學全程可施,項目教學、情境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塊化教學覆蓋率達90%以上。
此外,政府部門、企業、行業、學校共建汽車產教聯盟,100多家單位參與。不斷擴大企業與學校之間的技術服務和交流,為高質量人才培養搭建更廣闊的合作框架,每年校企合作面向社會培訓超過1500人次。校企共建上汽大眾SCEP內蒙古培訓基地、博世汽車故障診斷中心、圣納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中汽數據汽車技術產業學院、自治區勞模創新工作室、包頭市高技能人才專項公共實訓基地、汽車模擬4S店等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同時在學院建立“博學駕?!薄捌囁痉ㄨb定所”兩個校中廠,內蒙古和包頭市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均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創建創新創業協會、5個創客空間和一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科普基地。學生獲批專利11項,參加自治區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科普大賽獲獎24項;運營汽車知識科普視頻微信公眾號,截至2021年8月視頻點擊總量為37597次。
縱覽包頭職業技術學院“雙主體四階段十共同”校企命運共同體汽車小工匠人才培養內蒙模式的成功實踐,充滿質的飛躍。未來,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走“黨建引領 校企協同 雙師驅動”的專業建設之路,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汽車人才。
(白樹全 沈盛軍 楊秀芳 于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