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國際舞臺沖擊世界一流 廣東職業教育為什么能?
發布時間:2022-06-02 信息來源: 南方網
十年磨一劍,一串串數字描繪出我省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累計投入逾4400億元、建設職業院校625所、實現21個地市高職院校全覆蓋、近三年新增高職學位12.6萬、十年來中高職輸送769萬畢業生等。如今在廣東,高等職業教育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職業教育“天花板”不斷抬升,職教畢業證含金量越來越高。
近日,教育部召開“教育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在職校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偏遠山村換新顏、省職教城(清遠)正培養出更多能工巧匠、深圳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職業院?!B日來,記者實地走訪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清遠等地,了解我省職業教育發展實際情況。
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建設世界一流職業院校
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需要堅實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廣東作為制造業大省、經濟大省,近年來著力打造全國職教高地,持續增加優質職業教育供給,累計建設14所國家“雙高計劃”學校、29所省級以上示范性高職院校、62所國家示范中職學校,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一所所高水平職業院?!鞍蔚囟稹?,既滿足區域產業發展所需,又幫助企業站得穩、走出去,登上國際舞臺,展示廣東職業教育硬實力。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校企合作師資團隊共同探討教學改革
“學院聚焦服務佛山市泛家居萬億產業集群,依據區域特色產業建設專業群,與地方產業緊密結合?!表樀侣殬I技術學院(下稱“順職院”)設計學院院長姚美康說,傳統設計正向數字化設計轉型,學院緊跟趨勢,升級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切實提高教育質量,提升服務當地及粵港澳大灣區的能力。
廣東建院派駐贊比亞教師為當地員工進行架子工培訓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下稱“廣東建院”)立足粵港澳大灣區,依托嶺南建筑技術產教創新基地,助力建筑行業國際化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需求,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
登上國際舞臺,發出嘹亮聲音,背后是廣東職業教育十年發展積累而來的信心和底氣。
在關于雙排落地式腳手架使用方法的教學課堂上,廣東建院教師張文新手把手教非洲贊比亞的學員們搭設和拆除流程等內容?!爱數卮蠖鄶祮T工沒有受過系統教育,缺乏建筑人才?!睆埼男抡f。在贊比亞待了三年的他與學校教師團隊一起“送教上門”,采取學徒制教學模式,在當地開展架子工技能培訓,培養數百名學員。
廣東建院校長趙鵬飛表示,“走出去”辦學,不僅為當地企業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也幫助當地解決就業問題,同時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助力實現民心相通?!拔覀儗⒊掷m探索可借鑒、可復制的校企協同境外辦學模式,助推職業教育創新發展?!?/span>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推動職業教育“深圳模式”走出去,在海外設立職業教育與培訓中心
建立職教國際交流平臺6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技術教育數字化”教席……作為職教創新發展的“沖鋒舟”,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正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加快國際化辦學步伐,攀登“世界之巔”。
“學校與龍頭企業‘抱團’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在五個國家建立了7個海外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推動中國的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模式走出去?!鄙钲诼殬I技術學院校長許建領介紹。
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學蔡茂洲表示,深圳積極探索部省共建深圳職教創新發展高地的新模式、新路徑、新機制,聚焦開放發展,向世界貢獻了職教“深圳方案”。將繼續推動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辦成本科層次學校,推進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建設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職教城加快技能人才培養輸送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推動產業轉型發展的“金鑰匙”。近年來,面對我省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的需要,職業教育適應性不斷增強,產教同頻共振正在南粵大地上奏出時代強音。
廣東科貿米墅鄉村民宿產業學院2021大專班開班儀式現場
“邊看邊學,才能真切了解到民宿發展需要什么?!睆V東科貿職業學院(下稱“廣東科貿”)組織相關專業學生走進清遠米墅稻田野舍,實地學習鄉村民宿運營管理、裝配式移動建筑運用、園區規劃設計、鄉村振興理念等。
去年初,廣東科貿與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米墅共建“米墅鄉村民宿產業學院”,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鄉村民宿產業孵化基地和人才輸出基地,搭建學生實習就業平臺,對接鄉村民宿行業資源,培養一批熱愛鄉村、扎根鄉村、經營鄉村的專業人才。
“鄉村民宿的成功實踐迅速轉化為教學理論,一線資深從業者帶著新理念、新技術為學生授課?!泵资l村民宿產業學院院長蘇海通說,近年來,民宿行業發展按下“加速鍵”,針對這一情況,產業學院及時按需調整,打造鄉村民宿人才培養范式,建立完善的培養方案和相關課程。
凝心聚力、眾志成城。隨著無數資源涌入、萬千人才匯聚,坐落于清遠的省職教城正在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學校進駐省職教城后,人才培養的思路更清晰了?!睆V東科貿黨委書記杜方敏說,學校不僅充分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利用當地資源,參與建設產業園、建立校企合作等,產教融合愈加深入。
目前,省職教城進駐高校已達10所,在校大學生約11萬人,持續不斷為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培養輸送技術技能人才。
“省職教城的建設推動著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鼻暹h市副市長楊煥表示,省職教城并非是多所不同類型學校的簡單聚合,而是通過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的集聚效應,進一步降低校企合作成本,吸引相關產業進駐,推進“教、科、產、城”融合發展,為清遠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智力與動力。
東莞市端品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與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合作建設模具制造工程中心,培養模具制造人才
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于精準獲取人才資源。
東莞市長安鎮作為中國模具重鎮,對模具人才有較高需求。為幫助培養行業所需的高技術人才,端品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與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合作?!肮編е冗M的設備,將工程研發中心與模具制造中心放在學校,根據實際生產需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倍似肪茈娮佑邢薰旧a總監彭小東說。
東莞市教育局副局長鄧柏松表示,全市公辦中職學校按照“一校一特色”原則,提升職業院校開設專業與產業的匹配度,進一步服務支撐“一鎮一品一專業群”產業發展,目前已確立8個特色專業群,并有23個省級“雙精準”示范專業,形成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東莞范本”。
科教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幫扶模式向“造血型”轉變
在廣東,高水平職業院校、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正輻射到更多薄弱地區。在推動對口支援工作、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助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各職校充分發揮示范帶動、典型引領的作用,依托我省產教優勢,不斷貢獻職校的智慧和力量。
去年還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地,今年搖身一變,成為一座清新雅致的小公園。平定鎮積田村這一位于茂名化州北部山區的偏遠小山村迎來大變化。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廣輕”)駐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幫扶下,村里收入提高了,“顏值”提升了,村民生活越來越好。
廣輕組織師生團隊走訪甘孜,挖掘紅色旅游資源
“學校充分發揮學院‘雙高?!?、優質校的辦學優勢,通過‘政校企’三方聯動,科教賦能鄉村產業與人才振興的幫扶模式,深入推進職業教育對口幫扶工作?!睆V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盧坤建介紹。
廣輕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職業技術學校等合辦“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針對粵川兩省差異,因地制宜推進兩校合理設置課程銜接、共建共享課程資源,打造特色紅色文化旅游產品?!皩I每年全免費招收40名藏族學生,持續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活動,促進甘孜職校教師專業技能培養和成長?!北R坤建說。
將“輸血型”幫扶轉變為“造血型”幫扶模式,才能真正助力農村地區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促進學生穩就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在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學生正通過職業教育走向全省乃至全國的技能舞臺,展現自己的技能風采。
“珊瑚魚”作為一道“金牌菜”,將魚肉做成珊瑚的形狀,如樹枝林立,既考驗刀工,更考驗廚師的耐心和細心,這是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2019級烹飪與健康系學生黃鎮燊的拿手好菜。雖然僅是一名中職生,他卻已先后獲得烹飪省賽及市賽的金牌,還代表廣東,站到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的賽場上。
“能夠就讀職業學校,學習一技之長,我深感榮幸,計劃畢業后回鄉從事美食行業,為鄉村振興貢獻一己之力?!秉S鎮燊說。
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校長吳浩宏介紹,學校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借力“粵菜師傅”工程,開設“粵菜師傅班”,培養粵菜傳承人。面向社會開展粵菜烹飪職業技能培訓萬余人次。
四川涼山州美姑縣思源生態農莊內,彝族小伙海來普鐵在廚房里忙碌著。執鏟、翻炒、裝盤……才小半會兒,幾道熱騰騰、香噴噴的菜便被端上桌。海來普鐵是農莊的創始人,約三年前,到順職院參加“粵菜師傅”培訓班后畢業返鄉,走出“舌尖上的致富路”。
這是順職院成立的順德廚師學院積極探索“一人學廚,全家脫貧”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新模式的生動縮影。
“學院聘請名廚、名師,高起點培訓粵菜師傅,并面向四川、貴州、廣東等地開展廚藝培訓,落實對口幫扶,助力鄉村振興?!表樀聫N師學院院長陳健介紹,截至目前,學院通過“集中培訓”和“送教上門”兩種方式,已開辦各級各類培訓班160期,共近萬人受益。
(南方日報記者 陳理 姚昱旸 吳少敏)